专业代码 080404 专业学制 4年 专业学位 工学学士 专业设立时间 1958年 所在学院名称 冶金工程学院
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汇聚了大批在“钢铁冶金工艺优化与节能”、“复杂有色多金属伴生矿高效利用”、“冶金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”、“新能源材料制备及电池回收”、“特种冶金及先进材料制备”等学科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。教师队伍52人,其中教授21人、副教授22人、讲师5人、博士生导师23人,硕士生导师46人,师资博士后5人。
具体课程请看专业培养方案
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包括无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金属学与热处理、冶金原理、冶金传输原理、冶金学、冶金工厂设计、冶金专业实验、冶金反应工程、冶金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、冶金智能制造、冶金大数据分析、冶金流程工程学。
专业代码 080405 专业设立时间 1998年 专业学制 4年 专业学位 工学学士
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人,其中从事金属材料教学和科研的专任教师19人(占86 %),实验教学人员3人(占14 %),教师数量满足教学要求。专职教师中教授6人(占29 %),副教授7人(占33 %),高级工程师1人(占4.7 %),讲师6人(占24 %)、工程师2人(占10 %);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17人(占81 %);博士生导师6人,硕士生导师13人,国家青年长江计划学者1人,陕西省“特支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1人,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,陕西省高校“青年杰出人才”2人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青年学者3人,所有教师均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,教师的专业与职称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。从年龄结构来看,师资队伍老、中、青结合,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,46-60岁的专职教师7人,36-45岁10人,35岁及以下5人,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合理,符合专业教学和可持续发展需要。从学缘结构上看,任职教师中,最终学位非本校的教师有11人,占师资总数60 %,分别来自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东北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、贝尔福蒙贝利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。
具体课程请看专业培养方案
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有金属学、金属材料学、材料性能学、材料制备技术、材料分析检测技术、材料成型原理、热工基础、热处理工艺及设备、材料腐蚀与防护、材料成型技术、材料失效分析、材料工程数值模拟、人工智能及应用、数字控制基础、复合材料、新材料导论等。
专业代码 080414T 专业学制 4年 专业学位 工学学士 专业设立时间 2017年 所在学院名称 冶金工程学院
专职教师14名,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0%以上,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,一半以上具有海外交流(访学)经历,均有工程实践背景。
具体课程请看专业培养方案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化学、固体物理和电化学原理等基础理论,以及化学电源、物理电源、电池设计与制造工艺学,废旧电池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应用理论;同时还要掌握储能材料制备、纳米技术与应用、光催化与光电技术、氢能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,并接受专业实验、课程设计和现场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。